top of page

聚焦夏季残奥会:
​            看见残奥会上下的“特殊”与“普通”



 

See the "special" and "ordinary" in the Paralympic Games

引言

引言

视频来源于网络

  随着2020东京残奥会的进行,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发布了残奥会公益宣传片《我们是15%》。观看残奥会时,我们总是把残疾运动员当做“超级英雄”,把他们捧上神坛。而在短短一分三十秒的视频中,我们看到他们的乐观日常,交友、约会、带娃、就业......他们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,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幸福和烦恼。他们说:“我们也可以自嘲,站上神坛也不错,怜悯也可以忍受。但是我们并不“特别”,只有当你把我们当成你们中的一员,我们才能打破彼此间的屏障。”

  在残奥会上,他们是“特殊”的,他们挑战自己,突破极限,是不屈于命运的勇士。在残奥会下,他们又是“普通”的,他们是全世界人口的15%,是10亿残疾人中的一员。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“特殊”,更要看到他们的“普通”,看到残奥会背后“特殊”且“普通”的10亿人。举办残奥会,是对世界10亿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尊重,也是体育改变世界的最好证明。

3.jpg

残奥会上
​ 看见“特殊”的他们
——中国的“超级英雄”

 

残奥会上

 

 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(Paralympic Games)始办于1960年,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、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,每四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,至2020年已举办16届。

历届残奥会中国参赛情况

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整理,中国政府网

注:面积越大的圆形代表其数据越大,点击圆形图表标题黑色文字放大查看细节,点右上角黑色圆形图标恢复原图

  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,中国至今已参加十届残奥会。参与人数从最初的23位运动员到东京奥运会的251名,人数翻了10倍。1984年,中国派出24名运动员参加3个大项的比赛。

  到2020东京残奥会,中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在20个大项的比赛中角逐,中国参加的大项比赛数目逐渐增加。

历届残奥会中国获奖情况

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整理,中国政府网

  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时,中国获得2金12银8铜共22枚奖牌,奖牌榜排名第23名,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。

 

  从雅典残奥会开始,中国连续占据奖牌榜第一。到东京奥运会,中国获得96金60银51铜共207枚奖牌,总奖牌数翻了近10倍,奖牌榜排名上升了22名,连续5届奖牌榜第一,中国运动员打破了29项世界纪录。

 

  其中,郑涛在东京残奥会游泳项目上四次夺取金牌,并在2次打破世界纪录,1次打破残奥会记录。

历届残奥会中国获奖情况

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整理

  分析中国的金牌项目,特别是第12届以前的金牌榜可发现我国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、游泳、乒乓球、举重。

  中国残奥金牌零突破便是两位盲人姑娘平亚丽、赵继红分别在女子B2、B3两个级别的跳远比赛中实现的。

  而在雅典残奥会上,中国参加的大项达到11个,并首次在轮椅击剑、柔道、自行车、坐式排球等项目上夺金,可以体现中国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,逐渐向其他体育项目拓展。

].jpg

残奥会上
​ 聚光灯下
 有谁在注视着他们?


 

聚光灯下

​媒体看见了什么?

  媒体是社会群众获取信息的窗口,我们对残奥会的了解主要还是来自媒体的报道。我们选取了最具有权威代表性的《人民日报》作为研究对象。

 

  在1984年和1988年,《人民日报》关于残奥会的报道很少,1984年只有4篇,到1992年之后才对残奥会有更多的报道和关注度。2008年报道数最多,因为该届残奥会在北京举行。

《人民日报》对各年残奥会报道数目统计

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

《人民日报》夏季残奥会相关报道各个阶段话语关键词

网页4.png

 

  媒体具有引导大众的作用,媒体对残奥会的描述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对残奥会的看法,甚至会影响我们对残疾运动员和残疾人的态度。

  1984年至1988年,《人民日报》关于残奥会的报道特别强调金牌的价值和意义,对残奥会的理解还处于体育竞赛阶段,对其背后的社会议题缺乏关注。报道中多采用“中国+残缺身体”的结构来介绍运动员,以同情、怜悯的视角刻画运动员在国家的救济和个人的努力下克服困难,取得胜利的形象,将残疾运动员塑造成超级英雄。

  1992年至2004年,《人民日报》关于残奥会的报道主题结构有所变化,将运动员的成绩同国家认同结合起来,关注到残奥会背后的社会价值。残疾人群体不再被比作超级英雄,报道更强调他们对生活的热爱,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激励普通人。话语风格由塑造超级英雄转变为强调个体独立,视角逐渐平等中立。

  2008年至2016年,《人民日报》关于赛事服务类的报道反复提及超越、共享、融合的办赛理念,从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对待残疾人群体的态度两个维度,强调这两个方面的改变给残疾人群体所带来的影响,让残奥会的新闻话语包涵更广阔的社会意义。用“维纳斯”、“常青树”等娱乐化修辞比喻运动员,以更平等的立场,倡导残疾人和健全人的融合。

2021年《人民日报》有关东京残奥会报道词云图

Word Art 2.png

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数据库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对残奥会的报道

 

  2021年,《人民日报》在报道残奥会时推出残奥会特别报道系列主题,注重描写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瞬间和运动员训练时的精益求精,不再对运动员残缺的身体进行描述,更关注竞技精神和运动员的卓越表现,展示出运动员自信、勇敢、乐观、拼搏的精神风貌。

社会看见“普通”的他们了吗?

关注度.gif

 

  以上数据反映了互联网用户对关键词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。

  在8月24日残奥会开幕之后,社会对残奥会的关注度快速上升,在8月27日搜索指数达到121164,指数数据最高,与此同时残奥会奖牌榜的搜索指数是残奥会搜索指数的两倍。

  而残疾人、残疾人保障法、残疾人就业条例、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关键词,指数几乎没有起伏,且与残奥会没有任何关联趋势。

 

  社会对于残奥会的关注还是停留在奖牌上,很少关注到残奥会背后的残疾人群体。

​2021年微博相关超话及话题统计

数据来源:微博话题及超话统计

注:该图表为交互式,可以点击图表节点放大查看

  对微博话题阅读量进行分析,社会对于东京残奥会话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残奥会期间,在短时间内话题阅读数量达到了上亿,而残疾人相关话题阅读数量等数据远不如残奥会。

  社会的视线总是落在聚光灯下的残奥会,却容易忽略残奥会背后“普通”的他们。

残奥会下
​ 看见了他们之后
 我们做了什么?


 

看见之后

 

  你有接触过残障人士吗?你身边的朋友、亲人、爱人是否因为残障身份受到过不公平待遇?

  中国残联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: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,其中仍有1500万以上残疾人生活在国家级贫困线以下,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%以上。

 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,社会保障体系显得极其紧缺,国家与社会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工作任重道远。

保障残疾人法律法规不断出台:

​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出台

数据来源: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

 

  国家对残疾人的法律保护始终呈现上升趋势。2008年残奥会后,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出台增速明显,残奥会的意义,从来不是取得多傲人的成绩,而是提醒世人关注“普通”的他们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,逐渐以法律形式得到落实,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,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2004年至2020年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

数据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中心

 

  从2004年到2020年,选择每四年作一次统计,可以看出,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总体上呈现上升形势。

 

  2004到2012年,开办特殊教育的普通高中数量呈现上升趋势,2012年到2020年,呈下降趋势,反观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却始终呈现上升趋势,这其实可以反映我国对针对残疾人专门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上升。

 

  残疾人协会是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,在2012年,全国各类残疾人协会的数量趋势由增长转为下降,这其中,有协会自主整合的作用。

2020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成绩单

 

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:

  截至2020年,2699.2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,1076.8万残疾人获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,1140.5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,1473.8万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,1212.6万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。

数据来源:新华网

结语
[olympics_edited.jpg

​结语

 

  残奥会举办的价值在于,看见他们的“特殊”——勇敢拼搏不屈命运,看见他们的“普通”——平淡日常乐观生活,我们在震撼之余,给予残疾人更多的爱、平等与尊重。

 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发布公益宣传片《我们是15%》的同时发起了为期十年的公益活动“我们是15%”,旨在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权运动。来自众多领域的国际组织号召人们结束对占世界总人口15%的残障人士的歧视,计划帮扶残疾人融入社会、改善生活。希望在未来,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公益活动,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,帮助残疾人健康体育,使之能“特殊”且“普通”地生活。

参考文献/数据来源: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bottom of page